Cell | 黄学辉/黄三文/韩斌/李家洋受邀发表作物驯化育种的遗传学研究综述2022-05-31
PBI1泛素化降解和MAPKs磷酸化协同调控转录因子WRKY45介导的水稻免疫反应2022-05-18
华中农大周道绣/赵毓课题组揭示水稻PRC2复合体维持水稻茎尖分生组织活性的表观遗传机制2022-05-07
遗传发育所李云海研究组等合作揭示水稻温敏雄性不育调控的重要机制2022-04-29
李家洋/余泓团队利用平铺删除策略打破性状连锁,突破水稻产量瓶颈2022-04-24
福建农林大学孙新立教授团队揭示WRKY10-VQ8模块调控水稻耐热性的拮抗机制2022-04-11
扬州大学王琼博士合作揭示水稻抗病蛋白Pit中保守氨基酸的免疫新功能2022-04-06
柳善达博士等揭示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停止生长的机制2022-04-06
中国农业大学彭友良/赵文生团队发现水稻中一个调控细胞死亡及逆境胁迫的重要因子2021-07-05
徐云远/张启发/傅向东合作发现G蛋白的内膜系统降解控制稻米粒形新机制2021-07-01
水稻OsCTPS1合酶调控早期胚乳发育的功能与机制2021-06-04
无限风光在险峰——我科学家攻克长期困扰水稻生产的白叶枯病害难题2021-01-11
南京农大洪德林团队鉴定到一个水稻灌浆率相关的有利等位基因2019-09-16
华中农大发现自然变异调控水稻与菌根真菌互作2019-09-10
中国农大刘凤霞团队在水稻幼苗早期耐冷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19-09-05
水稻吸收转运铁的过程机制研究取得进展2019-08-01
华中农业大学熊立仲团队发表OsbZIP23与组蛋白修饰协同调控水稻干旱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2019-08-01
朱健康院士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和南昌大学在水稻株型和种子千粒重控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2019-07-29
南京农大张正光课题组揭示稻瘟病菌控制致病力新机制2019-07-26
福建农科院王锋和厦大陈亮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富含花青素的红稻2019-04-23
病原菌“里应外合”:张正光课题组揭示稻瘟病致病的重要成因2019-02-22
实验新方法:测定水稻幼苗硝酸盐吸收及转运活性2019-01-21
中国水稻研究所张健团队揭示稻米品质调控的新机制2018-12-24
南京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揭示水稻种子耐盐萌发的分子机理2018-12-24
BBM1基因在无减数分裂的卵细胞中表达,实现杂交水稻的无性繁殖2018-12-13
东北地理所在水稻穗发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18-12-04
综述:水稻中WRKY转录因子的功能作用及其调控网络2018-11-02
我国科学家揭示可变剪接调控水稻矿质营养稳态2018-09-28
华中农大揭示水稻适应长日照抽穗的分子机制2018-09-24
综述:植物低温信号转导的机制2018-09-20
综述:油菜素内酯应用策略2018-09-17
新发现:氮素再利用调节水稻籽粒发育2018-09-11
中国科学家牵头绘制精细水稻基因图谱2018-04-26
半合成的生物——合成生物学的重大突破2017-12-01
中科院遗传所研究团队在水稻次生壁形成调控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017-12-01
克隆水稻产量相关新基因——水稻穗粒数相关基因(NOG1)2017-11-14
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的穗发育基因-FRIZZY PANICLE(FZP)2017-10-31
玉米GOLDEN2-LIKE基因导入水稻:C3植物转化成C4植物的第一步2017-10-2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水稻叶形态发育调控机制取得新进展2017-10-09
茉莉酸(JA)基因调控网络的动态结构研究2017-08-27
我国科研团队在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017-08-27
水稻OsPRI1基因-正调控水稻铁稳态2017-08-02
激素调控组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花时调控领域取得进展2017-08-01
朱新广课题组揭示低光下光能利用效率是控制水稻生物量的重要因子2017-07-31
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建民团队发现影响水稻结实率的新机制2017-07-20
张启发院士发表SPL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对水稻株型建成和提升水稻产量方面的作用2017-07-03
我国发现控制水稻的粒厚和粒宽的关键基因WTG12017-07-03
大米除了“黄金大米”,还有“紫晶米”2017-06-28
水稻Kitaake的1504个突变体深度测序及数据库的建立2017-06-07
综述|水稻的表观遗传调控和表观基因组图谱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