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水稻研究所在7-1512会议室召开了2022级研究生新生座谈会。所长李仕贵教授、党委书记吴先军教授、党委副书记李伟滔教授、导师代表和2022级80多名新生齐聚一堂。座谈会由党委副书记李伟滔教授主持。 首先,李伟滔代表全所老师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各位同学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表达了对来到水稻所大家庭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满心期待。接下来,研究生班主任、所办老师及导师代表
“七一”过后,暑气渐浓。7月6日,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吴先军携所党政办公室同志一行五人,驱车来到温江区和盛镇农村,看望慰问退休老党员曾福祥,为他送去“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和慰问金,表达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吴书记首先代表所党委对曾福祥光荣在党50年表示祝贺。随后与曾老师进行了亲切交谈,询问了解了他的近况,并介绍了水稻研究所近年来建设和发展情况,对他为水稻研究所建设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他保重好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26日至27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
来源:BioArt植物 2022年7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文彬团队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that boosts grain yields and shortens the growth duration of rice 的研究长文。该研究从碳-氮协同调控作物产量出发,在水稻中鉴定到一个重要转录因子
来源:BioArt植物 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稻曲病发生尤为严重,年均造成2.5亿公斤的稻米损失,且产生的稻曲菌毒素对动物细胞和器官有潜在毒性,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作物病害防控、维持农业绿色持续发展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现阶段抗稻曲病品种和基因资源严重缺乏,还未发现可利用的天然抗源。因此,深入解析稻曲菌侵染机制及其与水稻的互作机理,可为水稻抗稻曲病品种
水稻花粉发育是一个极其精细的过程,包括雄蕊原基形成、药室壁层的建立、造孢细胞分化、减数分裂、花粉壁形成、配子体有丝分裂以及花粉内含物填充等重要步骤。大量的研究显示,花药绒毡层和花粉壁的发育涉及到各种转录调控和蛋白互作,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其中,转录因子扮演了重要的调控角色。因此,进一步挖掘相关调控因子并明确其遗传途径对于全面解析水稻花粉发育的调控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我校李双成
2022年7月8日开始,水稻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级研究生学前培训如期开始。 7月8日上午,水稻所新生座谈会之后,吴先军教授以“水稻第一课”拉开了新生培训的序幕,来自水稻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47名2022级新同学自此开始了为期2个月的培训和科研实习,此间同学们将就“水稻研究进展及川农大水稻研究历史”、“水稻生长发育与机械化生产技术”、“水稻的进化与驯化”、“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一、招考范围及对象 (一)招考范围。面向全国公开考核招聘。 (二)招考对象。2022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2022年7月28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符合岗位条件要求的在职、非在职人员。其中:2022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需在2022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二、报名 1.报名时间。2022年7月25日—28日(截止时间为7月28日下午17:30,以收件时间为准)。 2.报名方式
一、招聘单位及人数 本次面向社会考核招聘工作人员34名。 二、报名 本次考核招聘实行网上报名。 报考人员通过重庆市巫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址:http://wlexam.com:7816/wuskh/)进入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通道开放时间为2022年7月12日09:00至7月16日17:00。报考人员只能选择报名系统中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三
来源:Science Art 研究背景 叶片形态是理想植物结构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然而,控制作物这一特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由于叶子对光合作用很重要,叶片宽度是植物构建的关键组成部分。适当的叶宽在提高光能的吸收和转换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Ort等,2015)。因此,深入研究叶宽的调控机制不仅在理论上很重要,而且在提高水稻(Oryza sativa)产量方面也很重要。叶子
来源:JIPB 水稻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水稻产量获得大幅提升,而稻米品质却普遍偏低,与国际上一些产稻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此,21世纪以来,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者逐渐重视稻米品质改良研究,特别是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这一“卡脖子”难题。 目前生产实践中,稻米食味品质的改良主要是利用Wx基因的不同等位变异来培育具有不同直链淀粉含量
自7月上旬以来,四川持续高温,“川南”地区的泸州和宜宾气温更是屡屡“爆表”。在高温达红色预警的极端气候下,如何减少水稻生产上的损失,哪种类型水稻更抗高温,成为“科技下乡万里行”水稻产业技术19团首席专家李仕贵教授最为牵挂的事情。近日,水稻产业技术19团李仕贵教授带领泸州龙马潭区农业局徐超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朱军副教授、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颜旭高级农艺师赴泸州、宜宾等地考察极端高温对当地水稻生产影响
近期,极端异常高温天气袭击了四川盆地多个区域,宜宾、泸州等多个区县最高温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多次位列全国高温排名榜首。同时,伴随缺水干旱等问题,我省水稻安全生产受到了严重威胁。为此,四川省“绿色高效超级稻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李仕贵教授与各课题负责人组成专家组,于7月25至28日,赴宜宾、泸州等多个严重遭受极端高温胁迫的水稻重要种植区,考察水稻新品种长势情况。 考察期间,气温近40℃,专家
近年,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已达到10%。糖尿病发病的诱因之一为过量的饮食摄入、熬夜、过量饮酒等导致体内自由基大量堆积,进而损伤胰岛素B细胞。黑米和红米含有丰富的类黄酮,而类黄酮具有清除体内多余的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因此,对有色稻米类黄酮成分及生理活性进行研究,进而选育具有强生理活性的有色稻米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我校水稻研究所/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稻米研究组
根据《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管理办法》(校研发〔2016〕15号)、《2019年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工作通知》文件要求, 2019年9月24日水稻研究所研究生奖助学金评选工作组(附件1),对申请2019年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如下: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人选: 许有嫔 陶 阳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人选: 陶 宇 易 红 陈雯倩 拟推荐人选具体情况见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