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上旬以来,四川持续高温,“川南”地区的泸州和宜宾气温更是屡屡“爆表”。在高温达红色预警的极端气候下,如何减少水稻生产上的损失,哪种类型水稻更抗高温,成为“科技下乡万里行”水稻产业技术19团首席专家李仕贵教授最为牵挂的事情。近日,水稻产业技术19团李仕贵教授带领泸州龙马潭区农业局徐超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朱军副教授、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颜旭高级农艺师赴泸州、宜宾等地考察极端高温对当地水稻生产影响情况,并指导水稻生产。
专家团队对泸州泸县、叙永县,宜宾翠屏区、南溪区、兴文县多个极端高温点的水稻灌浆、结实和综合表现进行了深入调查,评估极端高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对后期田间水分管理和再生稻的生产提出了建议,以弥补前期损失。在考察期间,专家团队还特地考察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宜宾农业科学院、宜宾市农业局所承担的国家级、省级水稻新品种区试试验基地,对参试新品种的耐高温特性进行了详细调查,为耐高温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指明方向。
本次活动中,专家团队还对泸县“中稻+再生稻吨粮攻关田”、宜宾兴文县万亩的稻-虾综合种养核心基地、泸州叙永县糯稻种植资源保护圃进行了详细调研,并与当地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和相关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及时回答了当地提出的水稻生产、品种选择和布局等相关问题。专家团及当地农技人员不畏酷暑,在40℃以上的体感温度中深入稻田考察,双方在交流中更加明确水稻生产方向——安全、高产、优质、特异性。下一步,希望充分发挥“科技万里行”服务团的科技优势,加强合作,为当地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科技支撑,共同推进新时代“天府粮仓”的实施和建设。
(撰稿:朱军 审稿:吴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