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审定品种 >

综述:水稻中WRKY转录因子的功能作用及其调控网络

近日,著名综述性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佩洛塔斯联邦大学AntonioCosta de Oliveira团队题为“Activation of rice 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 army of stress fighting soldiers?”的论文,系统的综述了水稻中WRKY转录因子的功能作用及其调控

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的穗发育基因-FRIZZY PANICLE(FZP)

日前,中国科学家发现水稻的穗发育基因(FRIZZY PANICLE,FZP)在自然界中发生变异,可显著增加水稻每穗的粒数和轻微降低每粒的粒重,使水稻产量增加。 北京时间10月31日,上述研究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的子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该研究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邢永忠的研究小组。 水稻的穗发育基因(FRIZZY

我国科研团队在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中科院遗传所李家洋院士团队题为“IPA1 functions as a downstream transcription factor repressed by D53 in strigolactone signaling in rice”研究论文,在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独脚金内酯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在植物株型建成中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水稻叶形态发育调控机制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坤明教授团队和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石春海教授在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CLD1/SRL1 modulates leaf rolling by affecting cell wall formation, epidermis integrity and water homeostasis

水稻OsPRI1基因-正调控水稻铁稳态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余迪求研究团队与梁岗研究团队联合在Plant Physiology上发表了题为“POSITIVE REGULATOR OF IRON HOMEOSTASIS 1 (OsPRI1) positively regulates iron homeostasis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植物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生物化学等方法鉴定了水稻OsHRZ1蛋白的一个

朱新广课题组揭示低光下光能利用效率是控制水稻生物量的重要因子

近日,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朱新广研究组题为“Lea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related to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a global rice diversity survey”研究论文。该项研究成果利用215份水稻自然群体,通过特征选择策略和基因组遗传力评估,证明了水稻低光的光合利用效率

克隆水稻产量相关新基因——水稻穗粒数相关基因(NOG1)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中国农大孙传清和谭禄宾团队题为“NOG1 increases grain production in rice”研究论文,克隆了水稻穗粒数相关基因NUMBER OF GRAINS 1 (NOG1),在水稻品种特青中过表达该基因可以提高产量达19.5%,并且不影响水稻其他农艺性状。 对该基因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烯酰-CoA水合酶/异构酶

玉米GOLDEN2-LIKE基因导入水稻:C3植物转化成C4植物的第一步

近日,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Re-creation of a Key Step in the Evolutionary Switch from C3 to C4 Leaf Anatomy ”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在水稻中过表达玉米GOLDEN2-LIKE基因,实现了C3植物转化成C4植物进化过程中的第一步。 因为水稻是C3植物,所以在干热的环境下其光合作用效率要远低于玉米和

激素调控组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花时调控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线发表了华中农大作物生长发育与植物激素调控课题组题为“Jasmonic acid deficiency leads to scattered floret opening time in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rice Zhenshan 97A”的研究论文,在激素调控组在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水稻花

茉莉酸(JA)基因调控网络的动态结构研究

近日,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荷兰乌得勒支大学Saskia C.M. Van Wees团队题为“ Archite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Jasmonic Acid Gene Regulatory Network”的研究论文。系统的阐述了JA基因调控网络的复杂性,并对JA相关调控因子进行了精确定位和验证,为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中JA信号通路组分的功能研究提供依据

大米除了“黄金大米”,还有“紫晶米”

合成生物学、复杂代谢途径的基因工程操作以及涉及多个基因的重要农艺性状的改良,都需要用到多基因组装与转化载体系统(或称为转基因堆积系统),在生物体内同时堆积和表达多个基因。而现有的一些多基因载体系统仍然存在着操作困难,费时、耗力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操作简单和高效的多基因组装与转化载体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6月27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耀

综述|水稻的表观遗传调控和表观基因组图谱

近期,National Science Review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院士等人的综述文章“Epigenetic regulation and epigenomic landscape in rice”,对近年来水稻表观遗传调控和表观基因组图谱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 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指在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可遗传的基因表达

水稻Kitaake的1504个突变体深度测序及数据库的建立

近日,Plant Cell在线发表题为“The Sequences of 1,504 Mutants in the Model Rice Variety Kitaake Facilitate Rapid Functional Genomic Studies”研究论文,对水稻品种Kitaake的1504个的突变系进行了深度测序并建立了突变体数据库。 快中子辐射诱变可以产生多样的突变类型,包括:碱基

中国科学家揭示水稻油菜素甾醇信号调控新机制

近日,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薛红卫研究组题为Receptor-like protein ELT1 promotes 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 through interacting with and suppressing the endocytosis-mediated degradation

中国农业科学院万建民团队发现影响水稻结实率的新机制

结实率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子,快速、正常的花粉管生长是水稻受精并实现高结实率的需要。目前,控制该过程的大部分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万建民团队在PLOS Genetics发表文章揭示这一新机制。 在其研究中,他们获得一个结实率显著降低的水稻突变体,sss1-D。细胞学观察发现该突变体大约一半的花粉管生长受阻。分子克隆和功能的分析揭示,SSS1-D编码一个环核苷酸门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