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ioArt植物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病原菌的侵染危害,导致植物死亡和造成显著经济损失。农作物抗病育种和使用绿色农药是防控作物重大致灾病害的有效途径,而绿色农药可以来自植物生长环境中产生抗生素的生防微生物。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教授团队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双君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The natural
来源:the crop journal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高产依赖氮肥的施用,但过量施氮会降低水稻植株的氮利用效率,并造成环境污染。土壤中的无机氮通常以硝酸盐和铵盐的形式存在,是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氮素类型。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氨基酸转运蛋白等在氮素同化和再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硝酸盐转运蛋白、硝酸还原酶、氨基酸转运蛋白等参与水稻分蘖、产量和氮利用效率调控
来源:植物科学最前沿 2023年1月6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团队题为“Synthetic apomixis with normal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优化了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得到了结实率几乎不受影响的无融合生殖杂交水稻植株,实现了对无融合生殖技术体系结实率的大幅提升。 杂交稻育种充分发挥
来源:植物科学最前沿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光恒研究员/钱前院士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SEMI-ROLLED LEAF 10 stabilizes catalase isozyme B to regulate leaf morphology and thermotolerance in rice (Oryza sativa
详情链接:http://www.cnjg.gov.cn/new/detail/20221222172235431.html 一、引进(招聘)计划 本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85名(岗位情况详见附件)。其中:县级部门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30名,乡镇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0名,县属国有企业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30名,民营企业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名。 二、引进(招聘)对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指示精神,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传承种粮初心,做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2月17日,眉山市东坡区第七届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活动表彰总结会在眉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拉开帷幕。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应邀参加。省产业体系岗位专家、水稻研究所马均教授作为专家出席活动。 第七届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共有96名种粮大户完成测产并参加最终
招聘水稻推广技术员、服务站农艺师、水稻试验示范专员、水稻销售经理等13个岗位,详情请查看pdf附件。
详情链接:https://yan.sicau.edu.cn/info/1038/9869.htm 宣讲时间:2月27日上午10:00 宣讲地点:2教报告厅 一、报名 报考者自公告发布起至2023年2月25日12:00止,补充公告延至2023年3月3日12:00,将报名时需提供的资料发送至邮箱(QQ273365369或QQ1083042271),进行网上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后,将以电话、短信等方式
来源:BioArt植物 植物在应对一些病原菌侵染时会在侵染点附近产生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即引起侵染点附近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以限制病原菌的侵染定殖,使植物产生抗病反应。在自然界中,由于基因突变,有些植物材料在没有病原菌侵染的情况下会自发形成类似病斑症状的表型, 即类病斑突变体。绝大多数类病斑
2023年2月21日下午,水稻研究所在7教1512会议室召开全所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近期中层干部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水稻研究所全体教职工参会,会议由所党委副书记李伟滔主持。 首先,李伟滔副书记带领全所教职工学习了学校《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一流农大新篇章的意见》和附件《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任务清单》。重点针对与我所工作紧密相关的事项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学习
详情链接:https://yan.sicau.edu.cn/info/1038/9873.htm 根据工作安排,经研究,现就2022年12月23日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组织部、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元市昭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广元市昭化区2022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公告》有关事项补充公告如下: 一、报名时间 原定网络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2月
类型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博士 理学 生物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农学 作物学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 理学 生物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农学 作物学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农学 农业 095131农艺与种业
来源:Mol Plant植物科学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亚种间的杂交后代表现出更强的杂种优势和更高的产量潜力。但是籼稻和粳稻亚种间存在合子后生殖隔离,导致亚种间的杂种结实率仅为10%-30%,这种杂种不育现象极大地限制了亚种间强杂种优势的利用。 培育与籼稻和粳稻杂交都产生正常可育后代的广亲和品种,是克服籼粳杂种不育、利用亚种间杂
人物简介:陈作,水稻研究所2019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预备党员,硕士期间通过英语六级,先后担任水稻研究所研究生会生活部部长、主席。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等荣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两篇。 兴趣驱动,科研起步 兴趣是成长最好的动力。在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学习中,陈作就对细胞、基因、蛋白质等十分着迷。因此,高考
人物简介:熊君,本科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曾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文艺骨干等荣誉,以科研苗子遴选计划农学院第一名推免研究生。硕士期间理论课平均成绩89.1,发表了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篇,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两次,二等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心怀目标 笃定前行 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