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 reports in this issue probe single protein chains as they spontaneously unfold and refold. On page 517 of this issue, Lindorff-Larsen et al. (1) use state-of-the-art molecular dynamics (MD
摘要:2011年10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及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的“真菌基因组学与进化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庆祝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成立”在京成功举行。 2011年10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及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的“真菌基因组学与进化小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庆祝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成立”在京成功举行。 随着国际真菌基因组学
摘要: 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成功构建出了一个包含5000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大型果蝇蛋白质互作图谱。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详细的多细胞生物体蛋白质互作图谱。这一研究为科研人员探索生命及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新研究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28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我的研究小组从事这一研究工作已经有数十年了,我们一直在试图精确地解析蛋白质之间的联系,以全面了解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研究小组近日在Nature genetics发表水稻相关研究重要文章《世界范围内的水稻种质资源开花时间和产量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flowering time and grain yield traits in a worldwide collection of rice germplasm
7月28日,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A Rice Plastidial Nucleotide Sugar Epimerase Is Involved in Galactolipid Biosynthesis and Improves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的论文(DOI:10.1371/journal.pgen.1002196)。文章
据韩国《中央日报》2月10日报道,韩国农村振兴厅于9日表示,能有效治疗酒精中毒的用于治疗的大米(medirice)“密阳263号”(Milyang 263)被选育成功。密阳263号是黑糯米巨大胚芽大米。是把黑色的糯米“黑糯米”和胚芽巨大的“巨大胚芽”大米进行人工组配育成的品种,该品种的大米同时具备黑米、糯米和大型胚胎大米的特性。根据农村振兴厅新材料开发科和釜山大学医学院金星坤(音)教授组
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复杂多糖网络结构,也是植物膨压驱动细胞生长的物质基础。水稻细胞壁研究对于抗倒伏和水稻植株形态等农艺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细胞壁多糖除纤维素在质膜上合成外,其他多糖主要在高尔基体内合成。而所需底物、各种核苷糖分子(nucleotide sugar)却主要在细胞质中合成,需要通过核苷糖转运子跨膜运输到高尔基体内,参与多糖合成。研究证明,底物合成的缺陷可以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何祖华研究组在水稻株高发育的调控研究上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于2月9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科学研究权威期刊Plant Cell。水稻株高是控制水稻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主要由水稻节间的伸长调节。水稻最上节间的伸长可以促进幼穗的抽出,进而开花、授粉和灌浆。因此,最上节间的发育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节点。继克隆和功能分析了水稻长节间基因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石平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表明,白叶枯病菌会利用水稻生长繁殖必不可少的显性Xa13基因,减少铜在水稻导管中的分布而侵害水稻。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病原细菌利用宿主基因征服宿主的一种新机理,同时也揭示了可能涉及水稻与病原共进化一个典型例子。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国际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顶级杂志《植物细胞》上以重点推荐形式在线发表,同时配发了介绍文章。 研究发现,有的白叶枯
10月19日,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四川农业大学承办,仲衍种业、川农高科、北京德隆及登海种业协办的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在成都金牛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作物学专家学者和研究生1300余人围绕“生物育种产业与粮食安全”主题,从生物技术与新兴产业发展、新基因挖掘与生物技术发展、现代育种与种业发展、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技术、粮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 中央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神户大学Masanori Yamasaki教授称,这是近50年里现代水稻培育中最为重要的基因改良,然而我们竟发现1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就早已掌握。目前,《早期人类已掌握改良水稻技术》(Artificial selection for a green revolution gene during japonica rice domestication )该项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
2021年3月8日,水稻研究所农业产业发展领域专家、国家乡村振兴特邀专家徐正君教授带队到“两德”故乡仪陇县调研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层农业硕士博士科技服务创新工作。 徐正君教授一行在仪陇县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参观考察 仪陇位于川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是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和为人民服务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在仪陇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党组书记张北平及县农业农村局的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水稻所专家实地考察
近日,Development 杂志在线发表了我校题为《一个L型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促进水稻花粉淀粉积累》(An L-type 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 promotes starch accumulation during rice pollen maturation)的研究论文,公布了水稻研究所李平/李双成教授团队在水稻花粉发育方面的新进展。 淀粉积累在水稻
品种名称:广优498 品种权号: CNA20140583.5 培 育 人: 王玉平、许旭明、李仕贵、卓伟、马炳田、钦鹏、欧阳鑫昊、涂斌 授权年份:2017年
品种名称:双优451 品种权号:CNA20183824.4 培 育 人:马炳田、李仕贵、涂斌、王玉平、钦鹏、陈薇兰、袁华、王一、陈昌富 授权年份: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