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双优573(2018年国家审定)

品种名:双优573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0014 品种来源:双1A×蜀恢573 申 请 者: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双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育 种 者: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双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5.1天,比对照F优498长2.3天。株高117.8厘米,穗长25.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6万穗,每穗总粒数

川农优538(2021年重庆审定)

品种名:川农优538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10007 品种来源:川农6A×蜀恢538 申请者: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 育种者: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重庆三峡农科所种子开发公司 特征特性: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67天,平均156.3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9天。平均株高121.5厘米,分蘖力强。穗

PBI1泛素化降解和MAPKs磷酸化协同调控转录因子WRKY45介导的水稻免疫反应

来源:AraShare 植物为适应生存已演化出复杂的免疫系统来防御病原体入侵和在体内的增殖,当细胞质膜定位的模式识别受体(PRR)感知病原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PAMPs)并激活后就会启动免疫反应。几丁质和肽聚糖是分别来自真菌和细菌细胞壁的典型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在水稻中它们分别被溶解素基序(LysM)受体样蛋白CEBiP和LYP4/6所识别,激活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通过

水稻所钦鹏/李仕贵教授团队揭示OsBSK2正调控水稻籽粒大小

水稻产量主要由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大因素构成,粒型直接决定水稻千粒重。研究水稻粒型的遗传和分子调控机制,对改良水稻粒型、提高千粒重和水稻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2年5月20日,钦鹏/李仕贵教授团队在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TOP,IF=6.992)在线发表了题为“OsBSK2, a putative

关于拟讨论接收粟阳等26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公示

按照党员发展程序,经政治审查、发展对象党校培训和各党支部充分调查研究,报所党委审批,拟讨论接收粟阳等26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现将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姓名 班 级 支部 确定发展对象时间 粟阳 水稻所博士班 水稻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20220324 胥磊 水稻所博士班 水稻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20220324 蒋清泉 水稻所研究生一班 水稻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20220324 陆炫宗 水稻所

川优6709(2021年重庆审定)

品种名:川优6709 审定编号:渝审稻20210013 品种来源:川106A×蜀恢2709 申请者: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在亩栽秧1.2~1.5万窝的密度下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167天,平均156.7天,比对照渝香203短1.5天。平均株高120.4厘米,分蘖力

关于将汤小娟等12位同志转为正式党员的公示

在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审查,拟将汤小娟等12位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于近期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根据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其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所在党支部 被批准为预备党员时间 转正考察结论  汤小娟  女  汉  1996.8.7 水稻所研究生一支部 20210522 拟按期转正  屈国莉  女  汉  1997.12.19 水稻所

关于将杨松劲、秦铁瑞同志转为正式党员的公示

在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审查,拟将杨松劲、秦铁瑞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并于近期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根据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其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所在党支部 被批准为预备党员时间 转正考察结论 杨松劲 男 汉 1998.8 水稻所研究生二支部 20210528 拟按期转正 秦铁瑞 男 汉 1999.4 水稻所研究生二支部 20210601

2022年度水稻研究所优秀研究生导师拟推荐名单公示

按照《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办法》(校研发[2021]17号)及《关于开展2022年“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水稻研究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选,拟推荐博士生导师李双成教授参评2022年优秀研究生导师,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3个工作日(2022年5月11日至5月13日)。若有异议,请致电028-86290897进行意见反馈。 水稻研究所 2022年5月11日  

Cell | 黄学辉/黄三文/韩斌/李家洋受邀发表作物驯化育种的遗传学研究综述

来源:BioArt植物 2022年5月27日,上海师范大学黄学辉教授、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黄三文研究员、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韩斌院士和中科院遗传所李家洋院士共同撰文在Cell 发表了题为 The integrated genomics of crop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 的综述文章。 该论文系统梳理了近十年作物遗传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包括对作物遗传信息

水稻所吴先军教授团队在水稻开花时间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水稻所吴先军教授团队克隆了调控水稻每日开花时间新基因EMF1,并解析其影响水稻浆片细胞壁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潜在应用价值。该成果为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改良和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学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在杂交水稻产业中,杂交制种效率是决定杂交组合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杂交水稻

我校“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服务团到宜宾进行科技服务

为保障夏粮粮食生产安全,精准掌握宜宾水稻生产问题,5月31日,由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李仕贵教授、朱军副教授、陈雄伟老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任鄄胜研究员及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颜旭高级农艺师组成的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19团(水稻产业技术服务团)赴宜宾开展生产调研及技术指导。此次工作得到了当地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廖运硕、宜宾市农科院、宜宾市种子站及翠屏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全程

水稻所专家走进蜀西门户 支持犍为水稻产业发展

目前,“蜀西门户”犍为县的水稻正值营养生长重要时期。2022年5月30日,水稻研究所所长李仕贵教授受邀赴犍为县水稻核心生产区,就水稻产业发展、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进行指导和交流。 李仕贵教授一行首先考察了犍为“招商引资”企业--四川绿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稻生产情况和我校水稻品种试验基地。针对犍为县气候、地形和劳动力特点,李仕贵教授对当地水稻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因地制宜的育苗方式和栽培模式、以及

水稻所上下联动,扎实推进就业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精神,促进水稻研究所2022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5月25上午,在7教1512会议室,党委副书记李伟滔主持召开了水稻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各研究室负责人、全体博士和硕士应届毕业生及办公室相关老师参加会议。 李伟滔首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向对全体毕业生进行了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