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端稳中国粮 川农水稻人半个世纪的南繁接力

时间: 2022-04-18 点击次数:次 作者:


转发学校新闻:https://news.sicau.edu.cn/info/1134/67343.htm

4月10日,正在海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等情况,再次指明种子之于中国饭碗、之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种业以及海南南繁育种,他多次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在海南,在南繁硅谷,在做强种业“芯片”的众多科研人员中,我校水稻人长达半个世纪挥洒汗水奔忙不息的身影成为一个鲜亮的定格,映射着川农人为端稳中国粮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

南繁,一条加快育种进程的追光路

春种秋收,一年一季,这是四川千百年来水稻种植维持的不变节奏。冬季阴冷,水稻无法生长,客观的自然条件限制着水稻育种研究者的发挥。

怎么办?难道只有等待?这不是川农人的风格。

向阳而生,逐光而动。从上个70年代开始,周开达和黎汉云等老一辈就开始了追光之旅。他们尝试一年种三季水稻,夏天在雅安,秋、冬季分别在温暖的南宁和海南岛各种一季,这被称为“南繁”。

这注定是一场时间争夺战,南繁大大加快了育种进程,比如原来10年只有十季,通过南繁,可以达到5年十季,压缩一半以上的时间。而科研工作者又能有几个黄金十年?这也注定是一场再艰苦再艰难也要咬牙走下来的追光路。


用扁担挑着两个大箱子,一头放着育种的材料和种子,一头放着简单的衣物和干粮,周开达如西游记的沙僧一般的形象让许多人记忆犹新,由于经常要参加“南繁”,他与家人聚少离多,20多年没有在家过春节,甚至被年幼的儿子叫过“叔叔”。到海南路途遥远,赶火车,坐轮渡,一路跋涉。为赶时间,有时连泡种都是在火车上进行。一到目的地,就马不停蹄开始播种。条件艰苦,最初宿舍不足,周开达他们就在猪圈旁搭床铺。为解决海南旱季吃蔬菜困难的问题,他们甚至把沉重的石磨和黄豆从雅安背去,自己推豆浆喝。基地种植条件差,灌溉水供应不足,为了秧苗能茁壮成长,抽水担水成了家常便饭。

从最初零散的租用农户的田地,到在海南省陵水县建立起120多亩的南繁基地,50多年,几代水稻人在加速水稻育种、催生科研成果、提升水稻产业上展开了接力跑,每年南繁材料上万份。每年10月开始,他们便如候鸟一样,千里迢迢奔赴海南,只为与季节赛跑,抢地域温差,多种一季,即使要顶着近40℃的高温,要抵御肆虐的台风,要不时驱赶田里大得令人咂舌的蚂蟥和时而出现的蛇虫,天刚破晓就踩着露水下田,中午顶着烈日在田间作业依然斗志昂扬。

从大教授到研究生,每年约有90多人会参与到南繁中,每一个南繁人都靠着艰苦奋斗蹚出了一条属于水稻人的前行之路,他们播种着汗水,却收获着幸福,看着一代代育种材料培育出来,变成农民手中沉甸甸的稻谷,最后装满中国人的饭碗,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起。

创新,一场做强种业“芯片”的保卫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做强种业芯片,离不开科技创新。


依托南繁基地,学校鼎力科技创新,在水稻遗传育种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突破性水稻育种材料创制上创下一连串灿烂的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等9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先后在Cell,Natur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的重磅论文。先后获创制了一大批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的杂交稻骨干亲本,如D汕A、冈46A、川谷A、蜀恢162、蜀恢527、蜀恢498、雅恢2115等;配组审定杂交稻新品种300余个,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9个,累计推广面积5亿余亩,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卓越的贡献。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可以创造一个奇迹。一代代川农水稻人瞄准种业这个核心关键,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催生出一个又一个精彩:

以让更多人吃上白米饭为奋斗宗旨的周开达院士,把培养高产水稻品种作为守卫粮食安全的突破口。他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冈、D型系列不育系及杂交稻,让水稻每亩增产约20%以上,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同时,他提出“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使杂交稻产量实现了又一次突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

聚焦米好看、饭好吃的新一代需求,农学院黄富教授主持育成了高抗优质杂交稻宜香优2115,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实现了杂交稻优质、高抗、高产、高效的重大突破,结束了“蜀中无好米”历史,2015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6次荣获中国“最受喜爱的十大优质稻米品种”和四川省第六届“稻香杯”优质米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针对西南稻区“阴雨多、日照少、温差小”的生态条件,水稻所所长李仕贵教授率领团队围绕“抗逆、优质、安全”开展攻关,育成了突破性恢复系蜀恢527,是我国组配出超级杂交稻最多的恢复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此基础上,又育成了新一代重穗抗倒型优质抗病恢复系蜀恢498和不育系川农1A等,组配出多个新一代重穗抗倒型杂交稻组合。其中,F优498被列为全国主导品种,同时也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遴选为长江上游国家区试对照品种,目前正大面积推广,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针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水稻所团队还在富硒红米、低血糖指数稻米等功能营养型水稻品种,以及白酒酿造专用稻、醪糟专用稻等领域不断探索,全面推动水稻产业发展。

接力,一份建设一流基地的新期待

海南温暖的阳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科研育种者。


数据显示,截止目前,海南已将26.8万亩适宜南繁育制种的耕地划定为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正在以南繁科技城为核心,加快打造“南繁硅谷”。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学伟教授目前正积极推动与海南国家种子实验室的工作深度融合,希望为绿色生态安全高效粮食生产提供种子的源头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实现我国粮食种业自立自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处在南繁硅谷之中,李仕贵对南繁基地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建设一流基地,培养一流人才,创新一流成果”。希望以基地为基础,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持续做强种业“芯片”,把中国人饭碗端稳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南繁成为加速水稻育种、催生重磅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也为培养水稻新生代生力军起到了重要作用。”水稻所党委书记吴先军介绍,通过南繁,不仅加快了育种,也培养了人才。他们先后培养研究生600余名,其中博士100多名,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我国科研、管理、教学和水稻产业领域技术骨干,多名毕业生获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或国家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这些经历过海南炽热阳光照耀的学子如同一粒粒发芽的种子一样,散落到全国各地,为我国水稻产业未来的发展孜孜不倦地努力着,正把端稳中国粮的接力棒一代代接力传下去。



 

上一篇:疫情下的水稻生产技术培训

下一篇:深入落实校地合作,“万里行”水稻专家服务团走进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