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所在国内外各期刊共发表文章43篇,其中有24篇为SCI收录。下面是部分SCI收录的文章题录。 Shuangcheng Li, Wenbo Li, Bin Huang, Xuemei Cao,…,Ping Li, Natural variation in PTB1 regulates rice seed setting rate by controlling pollen tube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011号 株两优35、明玉19、鲁7619、金源55号、东农308等85个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业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农业部 2013年10月18日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3004 品种名称:川谷优918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高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川谷A×宝恢918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
序号 题名 期刊名及年卷期 SCI影响因子 1 Developmentally regulated HEART STOPPER, a mitochondrially targeted L18 ribosomal protein gene, is required for cell division, differentiation and seed development
序号 题名 期刊名及年卷期 1 稻瘟病抗性基因在主要育种亲本中的分布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2015,13(3):505-512。 2 水稻白条纹叶突变体st11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中国水稻科学,2015,02,29 3 应用GST pull-down技术筛选水稻抗稻瘟病蛋白PID3互作蛋白的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2015,45,5 4 不同时期氮钾配施对杂交籼稻F优498产量形成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4年度专利授权情况 课题组 专利名称 类型 专利授权号 生物技术研究室 一种大通量鉴定苏云金芽孢杆菌毒力基因的方法 发明专利 ZL201110403701.6 Bt蛋白Cry4Cb2、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发明专利 ZL201080016643.5 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ST7及其抗癌基因和应用 发明专利 ZL201110387024.3 品质改良研究室 水稻黄化转绿标记基因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生物技术课题组 1)Shuangcheng Li, Shiquan Wang, Qiming Deng, Aiping Zheng, Jun Zhu, Huainian Liu1, Lingxia Wang, Fengyan Gao, Ting Zou, Bin Huang, Xuemei Cao, Lizhi Xu, Chuang Yu, Peng Ai, Ping Li
2013年我所共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项。 序号 专利名称 课题组 1 一种Bt蛋白Cry62Aal、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生物技术研究室 2 一种Bt蛋白Cry68Aal、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3 一种Bt蛋白Cry3Aal、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4 一种Bt蛋白Cyt1Dal、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5 一种Bt蛋白Cry69Aal、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6 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ST8及其杀虫基因和
2013年我所共审定品种9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3个。 课题组 项目名称 级别 排名 生物技术研究室 川谷优918 国审稻2013004 1 川谷优2348 川审稻2013006 2 川谷优7329 川审稻2013013 2 川谷优6684 川审稻2013016 2 再生稻研究室 冈1优1号 云南省审定 1 冈1优15 云南省审定 1 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室 内香6优498 国审稻2013007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2014年发表文章一览(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2014年发表文章一览(2)
1、Lei Ding, Shuang Cheng Li, Shi Quan Wang, Qi Ming Deng, Jing Zhang, Ai Ping Zheng, Ling Xia Wang, Ming Guang Chu, Jun Zhu and Ping Li,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and genetic mapping of a new gene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2011年部分发表文章 1、M. G. Chu, S. C. Li, S. Q. Wang, A. P. Zheng, Q. M. Deng, L. Ding, J. Zhang, M. H. Zhang, M. He, H. N. Liu, J. Zhu, L. X. Wang, P. Li. Fine mapping of a male sterility gene
项目完成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李仕贵,马均,李平,黎汉云,周开达,高克铭,王玉平,陶诗顺,吴先军,周明镜 2010年1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传来喜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李仕贵教授主持完成的“骨干亲本蜀恢527及重穗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应用”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仕贵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 据悉,该项目创造性的提出重穗型杂交稻育种理论,采用常规育种技术
1、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系统研究了重穗型杂交稻源、库、流特征,揭示了其高库容、高光效、高转化的高产机理和理想株叶型指标。通过规范稀播育壮秧、合理稀植健群体、氮肥调控促灌浆,创造性地建立了重穗型杂交稻稀植优化栽培技术新体系,生产应用每亩增产稻谷30-120公斤,增收节支80-150元。至2006年,仅在四川已累计推广3897万亩,增产稻谷15.04亿公斤,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