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4日,由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组织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区现场观摩及交流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科技部和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江西、安徽六省的科技厅领导和项目区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及主研人员共100余人,现场观摩了长沙县的双季稻亩产高效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示范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为特邀专家向与会者介绍了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三一工程”和亩产1000公斤攻关三项重点科研工作。四川省科技厅孟爱国副巡视员、农村处吴彬处长率领承担“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四川项目区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及部分主研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在项目实施进展交流会上,受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四川项目区首席专家、我校校长郑有良教授委派,“三期”课题主持人、水稻研究所马均教授详细汇报了“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四川项目区实施的总体进展、取得的成效、组织形式和下一步工作建议。“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以来,四川项目区按照“统筹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粮食均衡增产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突出节水节肥特色,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抓好"一田三区"建设,建立健全粮食科技多元化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粮食丰产科技工作长效机制”的总体思路,在关键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项目实施以来,已筛选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和抗旱、耐瘠、肥水高效利用的水稻、玉米新品种共24个,在水稻持续丰产高效、均衡增产等5项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集成或初步集成适于不同农业生态区的技术模式10套。已累计建成核心区3.3万亩、示范区233.8万亩,辐射带动2921.2万亩,项目区水稻和玉米加权平均亩产分别为540.4和409.7公斤,分别比当地前3年平均亩产增加19.1公斤和38.7公斤。项目区实施以来已累计增加稻谷59.94万吨、玉米12万吨,增效28.06亿元。全省大宗粮食形成了“高产攻关、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均衡增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的大面积持续周年增产增效的技术保障体系,为四川粮食“六连增”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项目区取得的成效,受到科技部领导和项目总体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水稻研究所 孙永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