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审定品种 >

水稻所领导2014年度述职报告测评会召开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强出席测评会 水稻所在编及非编在岗60余人参加测评会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年终总结及学术交流会

2014年1月13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年终总结及学术交流会在四川农大成都校区1教309会议室召开,水稻所全体教职工、研究生和合同制聘用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3年度研究进展较好的4个代表首先做了大会报告,然后由本所10个研究室分别报告了本研究室的年度研究进展,最后由李平所长总结了我所2013年度的工作,详细见会议议程。 水稻所年度总结认为,2013年度着重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八项

“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促进会在海南陵水召开

2014年4月13日,由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我校牵头组建的“长江流域杂交水稻协同创新中心”在海南陵水召开工作促进会议。中心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战略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农业大学荣廷昭院士、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江西农业科学院颜龙安院士、福建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院士、浙江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院士等莅临会议。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

我所在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我所王文明课题组在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组协同我校相关研究人员,与来自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的研究人员一道,发现水稻小RNA中的一系列miRNA参与调控对稻瘟病的抗性,这些miRNA分别对稻瘟病抗病性发挥正反两方面的调控作用,其中上调表达的两个miRNA可明显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 小RNA是长度为20-24个碱基、少数长度在40个碱基左右的单链RNA分子,能

水稻所组队参加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第三十七届运动会

水稻研究所是成都校区开拓者,于1991年春从雅安搬迁到温江,在远离校本部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异地创业,把“川农大精神”带到了温江,并在温江生根、开花、结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水稻所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6人,副研究员13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设有水稻遗传、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等9个

全所教职工大会在海南召开

2014年3月6日晚7点,在四川农业大学海南南繁基地召开了全所教职工大会,大会主要传达了学校本年度的工作安排。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年春季开学或春季开学前,我所的教职工都要象候鸟一样到海南进行水稻南繁工作,今年也不例外。考虑到白天要进行田间工作,水稻所决定在晚上7点召开2014年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全所教职工大会,全所除学生以外40多名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 会议议程包括: 1、李平所长传达学校

四川省政府副省长曲木史哈带队考察水稻所南繁基地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曲木史哈带队考察了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海南陵水南繁基地。 2014年1月3日上午,副省长曲木史哈及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学谦、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省科技厅副厅长韩忠诚、省农科院院长李跃建、副院长任光俊、省种子站长付红及省育种攻关办负责人等一行来到海南陵水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南繁基地。在南繁基地上,水稻所所长李平向各位领导介绍了我所南繁基地的情况、南繁基地对育种攻关及人

水稻所2013年度年终总结及学术交流会(图片新闻)

李平所长做所总结报告 钦鹏作专题报告 李燕作专题报告 李双成作专题报告 郑爱萍作专题报告 王文明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陈学伟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周明镜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马均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朱建清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邓晓建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徐正君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邓其明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吴先军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李仕贵作研究室总结报告 大会现场

我所两篇工会工作理论研讨论文获奖

水稻所部门工会接到校工会“关于开展工会工作理论研讨论文征集的通知”,积极宣传动员工会委员及成员思考和撰写论文。我所赵文驰撰写的“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切实维护聘用人员权益”荣获二等奖,徐培洲撰写的“学校师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荣获优秀奖。 马炳田供稿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研究生顺利完成答辩工作

博士生伏荣桃答辩中 博士生丁磊答辩中 博士生陈薇兰答辩中 博士生万春美答辩中 答辩博士和答辩委员成员合影 第一组答辩硕士和答辩委员成员合影 第二组答辩硕士和答辩委员成员合影 第三组答辩硕士和答辩委员成员合影

马均教授参加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区现场观摩会并作课题汇报

7月3-4日,由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组织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南方区现场观摩及交流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科技部和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江西、安徽六省的科技厅领导和项目区首席专家、课题负责人及主研人员共100余人,现场观摩了长沙县的双季稻亩产高效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示范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作为特邀专家向与会者介绍了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三一工程”和亩产1000公斤

我校专家深度推进“油—稻”两熟生产全程机械化

2013年9月6日,四川省农业厅和科学技术厅邀请有关水稻专家,对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马均教授的研究团队在眉山市东坡区实施的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示范片进行了田间现场验收,示范片亩产平均达到617.7公斤,标志着本年度四川农业大学、眉山东坡区农业局等进行的“油—稻”两熟制全程机械化生产完美收官。 “油—稻”两熟全程机械化生产,即油菜、水稻各个生产环节基本采用全程机械化

水稻研究所2013级新生开学入学典礼成功举行

2013年7月16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2013级新生开学入学典礼在成都校区4教B207举行,出席入学典礼的人员有水稻所所长李平教授、吴先军书记、李仕贵副所长和部分教师及研究生会部分成员、全体新生。 典礼由研究生班班主任王玉平主持,王玉平主任首先介绍了出席典礼的教师和研究生会成员,然后由新生做自我介绍,师生间有了初步认识。 最后分别由李平所长和吴先军书记致辞。 李平所长在致辞中讲到,传统

广谱抗病基因RPW8研究又有新进展

广谱抗病基因RPW8研究又有新进展,我所王文明课题组最近分别在Plant Cell和Planta上发表论文来介绍该研究进展。 广谱抗病基因RPW8是用图位克隆法从高抗白粉病的拟南芥Ms-0生态型中克隆的,这一基因位点包含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RPW8.1和RPW8.2。拟南芥广谱抗病基因RPW8.2与已报道的抗病基因显著不同。它们不但对拟南芥白粉菌有抗性作用,而且对烟草白粉病、花叶病毒病和拟南芥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武汉举行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3年10月27日在武汉大学举行,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实验室PI及团队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武汉大学副校长舒红兵院士、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春白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袁隆平院士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和讲话。袁隆平院士希望重点实验室一要出硬成果,即符合第四期超级杂交稻目标的品种,二要出高水平论文,即NATURE、SCIENCE之类的文章,三要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