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熊萍苹,中共党员,贵州遵义人,水稻研究所2020级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与导师共同一作在《ThePlantJournal》(中科院一区top)发表封面论文一篇,被该杂志科学编辑评价为“花粉发育之谜的另一块拼图”,并参与发表SCl论文三篇(均为一区top期刊)。担任水稻研究所2020级研究生团支书,并参与了残奥会等志愿服务活动。获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3届省级优秀毕业生、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情系水稻,耕植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本科时她在东北见识了辽阔的三江平原,祖国的粮仓,深受震撼,所以大三就选择进入水稻课题组学习,对水稻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知道学农很辛苦,但脑海里那一望无垠的粮田,微风吹过泛起的金色稻浪,使她心中有了前进的力量。于是,她选择在川农水稻所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面对新的方向、新的研究课题,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她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努力扩充专业知识,并且积极参加各项学术讲座,吸取科研经验和智慧,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合理安排科研任务。从田间到实验室,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开展科学研究。
心怀梦想,潜心研究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夏日田野的滋养,每年的4月到10月,稻田人始终往返于田间与实验室,从水稻种子的发芽到落地生根,从碧绿的田野到金黄的稻谷。每年的这段日子,她扎根于田间地头,将田间样本与生化实验结合,探索更进一步的水稻育种奥妙。但并非每一次的田间实验都一帆风顺,除了烈日的炙烤,偶尔的瓢泼大雨也会使得实验材料化为乌有,又得重新来过。汗水与雨水的交融更让她明白我们握于手中的大米来之不易,水稻研究更应该深入的开展。她的汗水与专注使得她在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收获。她主攻的研究方向是水稻雄性发育,克隆了一个新的水稻雄性育性关键基因AMD1,可作为转录调节蛋白通过与转录因子TDR互作直接激活下游孢粉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水稻花粉发育的分子网络。这些研究结果在丰富了水稻育性调控网络的同时,也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因和种质资源。部分研究数据于2022年9月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一区TOP期刊《The Plant Journal》,被该杂志科学编辑G.K.Kirschner在针对该文的Research Highlight中评价为“花粉发育之谜的另一块拼图”,与此同时,还参与发表了植物学科一区TOP杂志3篇,为水稻基因资源的挖掘和探究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躬行实践,致知力行
在科研上努力的同时,她也珍视每一次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入学初就积极参选了水稻所2020级研究生团支书,并且担任水稻研究所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一职。在这期间,开展团课学习、推优入党等活动,积极服务同学,带领大家向党组织靠拢,这些工作增强了她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她也积极主动参与学术月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获得了更多向优秀同学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此外,她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幸为社区防疫、残奥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付出中成长,在实践中进步,这些经历让她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时也调节了在科研路上的心态,放松自己,走得更远。
这一路走来,尽管不是一帆风顺,但她一直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用生活中的乐趣调节自己,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每一个低谷都是一个新的起点。研究生忙碌紧凑的生活让她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她身上,始终透射着一种专注、执着、奋进的优秀品质,一种虔诚、至信、担当的深厚情怀。在生活与挑战面前没有逃避,只要投入更多的力量,做好该做的事,就能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发现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