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审定品种 >

201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名称:水氮高效利用型水稻育种方法创建与品种选育 完 成 人:杨志远(第3完成人) 成果简介:增加中低产田稻谷产量,是提高我国粮食总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针对西南稻区中低产田水肥供给和保障能力差的突出问题,本项目通过选育耐低氮、耐旱型水稻品种结合相关配套栽培技术,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实现了中低产田的高产、稳产。 构建了耐旱型水高效和耐低氮型氮高效水稻材料筛选体系各1套;育成中低产田

200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名称:稻粒黑粉病菌侵染水稻不育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及综合防治新技术 完 成 人:朱建清等    

2001年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名称:杂交水稻Ⅱ优6078选育及其推广应用研究和重穗型育种研究 完 成 人:汪旭东、周开达、李仕贵等(主研)

200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名称:水稻抛秧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完 成 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1985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名称:中熟杂交稻“D优1号” 完 成 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011年泸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名称: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Z优272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 完 成 人:朱建清(合作)

200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名称:水稻高配合力、抗病恢复系江恢151选育与应用 完 成 人:李平(第4完成人)

2019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名称:广适丰产抗病水稻新品种冈优916的选育及应用 完 成 人:王平荣(第2完成人)   成果简介:本成果通过对重穗型杂交稻骨干不育系冈46A进行综合改良,育成了稻瘟病抗性有重要突破、丰产性好、米质优、异交习性好的三系新不育系冈901A,进一步丰富了重庆及西南地区的杂交水稻育种抗病亲本资源。同时,将该不育系与一般配合力高的三系新恢复系蜀恢2516配组,成功选育出了杂交水稻新品种冈优916(渝

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名称:水稻抗旱性及其节水高效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完 成 人:马均等(第1完成人)   成果简介: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完成的“水稻抗旱性及其节水高效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果,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稻节水抗旱品种缺乏、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的现状,对水稻抗旱性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水稻节水抗旱品种的筛选鉴定指标体系和准确可靠的鉴定方法并开展了品种和

199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名称: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施用赤霉素两季增产技术及机理研究 完 成 人:马均(第2完成人)            

200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名称:抗病、高产杂交水稻冈优多系1号选育及利用 完 成 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00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名称: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D优68的选育及应用 完 成 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199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名称:重穗型杂交中稻新组合冈优501 完 成 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199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名称:杂交水稻冈优12 完 成 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014年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成果名称:广适高产优质泰优99选育及推广 完 成 人:吴先军(第4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