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D优多系1号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09 品种来源:D702A×多系1号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全生育期约146天。苗期繁茂性好,分蘖力强。株高106厘米左右,主茎叶片数16叶,剑叶中等大小,叶角较小,叶舌、叶鞘、节环、颖尖紫色。亩有效穗18~19万,每穗着粒数107~129粒,结实率83%,千粒重26.4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
品种名:D优多系1号 审定编号:川审稻128号 品种来源:D702A×多系1号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杂交稻,全生育期146.4天,较对照汕优63长0.5天,主茎叶片数16叶,叶舌、叶鞘、节环、颖尖紫色,剑叶中等大小,叶角较小。苗期繁茂性好,分蘖力强。株高106厘米左右,亩有效穗18-19万,穗着粒数107-129粒,结实率83%,千粒重26.4克。抗稻瘟病
品种名:D优13 审定编号: 黔品审231号 品种来源:D702A×蜀恢527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58.6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8%;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629.6kg,比综合对照(汕优63、K优5号和汕优多系1号的平均值)增产7.4%。 特征特性:生育期154天,比汕优63迟熟1.4天,株高100.4cm,有效
品种名:E优512 审定编号:川审稻2002012 品种来源: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于1997年用同源三倍体SAR-3作母本,混合花粉作父本,在F1分离,F2稳定,F3育成的籼型糯稻。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株叶型较好,剑叶中宽直立,苗期分蘖力稍弱,株高110.0cm左右。穗长24.7cm,穗着粒数178.5粒,结实率77.2%,谷粒黄色,千粒重24.4g,全生育期
品种名:冈优361 审定编号:川审稻2002014 品种来源:冈46A×蜀恢361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 特征特性:杂交水稻中籼早熟组合,全生育期153.8天,比对照汕窄8号长3-4天,株型较好,叶片长大,繁茂性好,穗层整齐,成熟时转色好,株高88.0cm,有效穗17.68万/亩,穗平着粒141.0粒,结实率79.2%,千粒重25.63克,品质测定:6项达二级优质米标准,抗稻瘟病能力优于
品种名:D优448 审定编号:川审稻152号 品种来源:D62A×成恢448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四川华丰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中籼中熟杂交稻,全生育期148天,比对照长1天,千粒重27.1克,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结实率较高。据农业部稻米监测中心测试十项指标达部颁二级优米以上,稻米品质较优良,据省区试抗性鉴定叶瘟3-7级,颈瘟0-7级,抗性优于
品种名:D优13 审定编号:川审稻136号 品种来源:D702A×蜀恢527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2天,比对照汕优63长1-2天,主茎叶片17叶,叶舌,叶鞘,节环,颖尖紫色,叶色深绿,叶角较小,落色正常。苗期繁茂性好,分蘖力较强。株高109厘米,穗长25厘米,亩有效穗16-18万,穗平着粒145-165粒,结实率83%,千粒重27.5千克,品种测定:8项指标
品种名:D优13 审定编号: 国审稻2001008 品种来源:D702A×蜀恢527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全生育期约153天左右。株高100~110厘米,株型紧凑,苗期繁茂性好,分蘖力强,生长整齐,主茎叶片16张,叶色深绿,叶角较小,转色正常。叶舌、叶鞘、茎节、谷尖紫色,无芒。亩有效穗16~18万,穗长25厘米左右,穗平着粒140~160粒
品种名:Ⅱ优162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00003 品种来源:Ⅱ-32A×蜀恢162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II优162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3-4天。平均株高120厘米,生长整齐,株形紧凑,繁茂性好,叶色深绿,叶片直立,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穗大粒多,每穗150-18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8克。稻瘟病鉴定结果:叶瘟4-5级,颈瘟0-3级,抗稻瘟病力较强。 产量
品种名:Ⅱ优162 审定编号:鄂审稻008-2001 品种来源:Ⅱ-32A×蜀恢162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株高124.4厘米,穗长24.2厘米,穗粒数156.1粒,结实率78.7%,千粒重28.8克。中熟组合,全生育期133天,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后期转色好;抗性鉴定,高感白叶枯病,中感穗颈稻瘟病,抽穗扬花期遇阴雨纹枯病、稻曲病、叶鞘腐败病较重;糙米率80.90%,精
品种名:Ⅱ优162 审定编号: 川审稻(97)64号 品种来源:Ⅱ-32A×蜀恢162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与对照汕优63长3-4天,株高120厘米,生长整齐,株型紧凑,繁茂性好,叶好浓绿,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 穗大粒多,穗平着粒150-18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8克左右。稻瘟病鉴定结果:叶瘟 4-5级,颈瘟0-3级,抗稻瘟病力较强。出糙率81%,精米率
品种名:D优68 审定编号:闽审稻2001008 品种来源:D62A×多系1号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特征特性:株高110厘米,穗粒数149粒,结实率85.27%,千粒重28.5克。中晚稻组合,作中稻全生育期147天;中抗稻瘟病;糙米率80.9%,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6.0%,粒长6.5毫米,长宽比2.9,垩白粒率25%,垩白度4.9%,透明度2
品种名:D优68 审定编号:川审稻(97)66号 品种来源:D62A×多系1号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特征特性:中籼迟熟杂交组合,全生育期天,比汕优63长3-4天。株高117厘米,繁茂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株型较紧凑。叶瘟5-6级,颈瘟0-5级,抗稻瘟病能力强于对照。每亩17万穗左右,每穗着粒140粒,结实率为83.4%,千粒重27.3克。谷粒长形,精米长宽
品种名:Ⅱ优162 审定编号:浙品审字第195号 品种来源:Ⅱ-32A×蜀恢162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9天,适应性广。米质测定,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5项指标达部颁一级食用优质米标准;粒形、胶稠度达二级米标准。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白背稻虱、褐稻虱。 产量表现:1996年、1997年温州市单季稻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分别为
品种名:D优6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00002 品种来源:D62A×多系1号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中籼迟熟杂交组合。全生育期147天,比汕优63长4.7天,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多蘖壮秧,丛插二本。(2)尽量早栽,够苗烤田。(4)重基肥,早追穗粒肥。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